首页 资讯 正文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体育正文 220 0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本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,美国的声誉在多个层面持续下降(xiàjiàng),其后果(hòuguǒ)不(bù)只是带来经济损失。多国媒体发现,美国贸易政策导致其全球好感度下降,同时“让中国变得伟大”。 美国(měiguó)总统特朗普近日与访美的德国总理默茨在白宫(báigōng)举行会晤,双方(shuāngfāng)讨论了乌克兰局势、美欧(měiōu)贸易等问题。这是默茨上台后首次访美,由于特朗普“在自己的主场伏击别国领导人”的名声在外,德国媒体纷纷为默茨(wèimòcí)捏了把汗。会晤结束后,德国《莱茵邮报》评价道:“默茨可以松口气(sōngkǒuqì)了。他出色地完成了对白宫的访问,没有出现丑闻……德国对美国政府的期望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,这是事实。” 德国《科隆汇报》写道:“考试通过。默茨毫发无损地离开了特朗普的即兴表演舞台。默茨做对了3件事:他(tā)事先就表明,自己不是以请求者的身份访美,而是会(huì)坚定捍卫德国和欧洲的利益;他使用了恰当、较为(jiàowéi)轻松的语调,既满足了自命不凡(zìmìngbùfán)的特朗普,又不显得(xiǎnde)卑躬屈膝;而且,他没有被特朗普激怒。” “对访美的政要而言,白宫(báigōng)椭圆形办公室已经被特朗普变成了高风险区域。如果(rúguǒ)这位美国总统不喜欢谁,他会让对方感受到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南(nán)非总统拉马福萨都能(néng)证明这一点。”德国《南德意志报》称。 德国(déguó)《法兰克福(fǎlánkèfú)汇报》则认为,此行“在各方面都令人沮丧”:“特朗普再次表现得极度自负,只重视自己混乱的观点。默茨明智地配合了这场怪异的戏码,因为不然的话,情况只会更糟(gèngzāo)。” 美国不断(bùduàn)就经贸、移民等问题挑起摩擦,这些摩擦在加剧全球不确定性(bùquèdìngxìng)的同时,也在反噬美国自身。美国“Axios”新闻网(xīnwénwǎng)援引美国咨询(zīxún)公司Morning Consult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称,美国的全球好感度(hǎogǎndù)大幅下降,与此同时,中国的全球好感度显著上升。 为追踪全球对中美两国的好感度(hǎogǎndù)变化,Morning Consult对41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,其中不包括美国(měiguó)与中国(zhōngguó)民众。数据显示,今年(jīnnián),这41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8个对美国的好感度下滑,34个对中国的好感度提升(tíshēng)。截至5月底,中国的全球净好感度为正8.8,美国为负1.5。 Morning Consult政治情报主管杰森·麦克曼指出,美国的评价跌至负值(fùzhí),说明(shuōmíng)美国软实力受到严重冲击。Axios分析指出,这项(zhèxiàng)调查中,有16个曾经“亲美”的国家和地区(dìqū)转而“亲中”,“亲中”阵营不断扩大,其中本就倾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还表现出了更高的(对(duì)华)支持度;仅剩的13个“亲美”国家和地区中,约三分之一的立场已在“边缘摇摆”,说明美国的国际声誉持续下滑。英国(yīngguó)《独立报》指出,受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包括美国最(zuì)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伙伴(huǒbàn),这一调查结果“显然是对美国的打击”。 Morning Consult的报告称,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导致其(qí)全球好感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(zhīyī)。“中国(zhōngguó)的全球形象已超越美国……美国的声誉在(zài)2025年迅速下滑,尤其是在‘解放日’(4月2日)宣布的关税措施,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决定性的冲击。” 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公开警告其他国家不要与中国结盟,称考虑(kǎolǜ)与中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国家“无异于自割(zìgē)咽喉”。西班牙农业、渔业和食品大臣普拉(pǔlā)纳斯对此评论称,美国对贸易伙伴不太尊重。 新加坡(xīnjiāpō)国立大学特级教授、历史学家王赓武警告称,如果各国都奉行本国利益至上(zhìshàng),包括定义人类共同利益、共同价值观在内的努力都终将失败。6月3日的一场活动中,他告诉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等媒体,中国没有(méiyǒu)成为世界领袖的野心和兴趣,中国政府真正(zhēnzhèng)渴望的是集中精力(jízhōngjīnglì)“让中国变得更伟大”,让国家更加富裕(fùyù),让中国人的生活更加美好。 中国对人类共同(gòngtóng)利益和共同福祉的专注,让中国的“朋友圈”一步步扩大。德国《明镜》杂志(zázhì)称,受到(shòudào)特朗普孤立政策影响的国家正在和中国相互传递友好信号。 据英国路透社等媒体报道,英国正渐渐“转向中国(zhōngguó)”。今年1月,英国财政(cáizhèng)大臣里夫斯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(duìhuà)。她说,与中国合作有望为(wèi)英国带来10亿英镑的经济收益,“不与中国接触根本不是一个选项”。不久后,英国能源安全和净(jìng)零排放大臣米利班德访华,旨在(zhǐzài)重启中英能源合作谈判。米利班德表示,不与中国对话将是对英国未来世代的“失职”。 3月,一个由多位英国市长(shìzhǎng)、副市长组成的代表团来到中国。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,这个英国史上规模(shàngguīmó)最大的市政访华团造访了(le)中国南部多个(duōgè)城市,与当地官员会面,也拜访了中国科技企业。一位副市长回到英国后(hòu)还购买了“荣耀”手机。这次出访促成了数项合作协议,例如,西米德兰兹郡将协助一家中国能源企业在该郡首府伯明翰(bómínghàn)设立英国总部。 英国智库查塔姆(chátǎmǔ)研究所的(de)中国问题专家(zhuānjiā)威廉·马修斯认为,不与中国互动,就等于忽视(hūshì)21世纪地缘政治的现实。“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将持续增长,尤其是当美国愈趋‘内向’时。”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援引(yuányǐn)他的观点称,“世界将变得更加中国化……西方政府应尽早以理性务实的方式(与中国)展开接触。” 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