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绵”添力 幸福加倍 宿迁老旧小区 “颜值”“功能” 双升级
“海绵”添力 幸福加倍 宿迁老旧小区 “颜值”“功能” 双升级
“海绵”添力 幸福加倍 宿迁老旧小区 “颜值”“功能” 双升级(速新闻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 实习生 倪子文)近年来,宿迁以系统规划为引领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,持续(chíxù)推进海绵城市(chéngshì)建设,以“争当表率(biǎoshuài)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(qiánliè)”的(de)使命担当,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。小雨不湿鞋、大雨不内涝(nèilào)、水体不黑臭……这些变化切实发生在市民的身边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一些老旧小区增设了许多海绵设施,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6月30日(rì),跟记者一起来感受居民的获得感。
会“呼吸”的小区更宜居(yíjū)
“现在(xiànzài)下雨不怕踩水坑,家门口的小花坛还能‘喝’雨水呢!”6月(yuè)30日,记者来到宿城区银河(yínhé)花园小区,居民陈女士指着小区内的雨水花园,语气里满是欣喜。
据(jù)了解,银河花园小区于2014年建成交付,共有住宅41幢、住户1790户。该小区此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(wánshàn)、景观(jǐngguān)绿植单一、缺少活动空间、雨污管网混接等问题。“以前下完雨,小区广场上会留下许多水坑,给我们(wǒmen)出行造成不便。”居民王祥亮感慨,道出了不少(bùshǎo)居民的烦恼。
2023年,银河花园(huāyuán)小区启动改造工程。“为有效改善小区内涝,相关部门因地制宜(yīndìzhìyí)在小区建设(jiànshè)雨水花园、下凹绿地、雨水花箱等(děng)海绵设施。在改造过程中,我们还向居民征询改造意见,鼓励居民深度参与。”银河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海燕(lǐhǎiyàn)介绍。在管网改造方面,小区新建(xīnjiàn)了430米污水立管、288米雨水立管,彻底解决了雨污混接问题。
如今,在银河花园(huāyuán)小区,随处可见的(de)海绵设施不(bù)仅能够收集、处理雨水,还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,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让居民竖起了大拇指。“小区具备了净、蓄、滞(zhì)、排等功能,实现了‘小雨不湿鞋、大雨不内涝’,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明显提升。”李海燕说。
银河花园小区的“海绵化”改造,不仅(bùjǐn)实现了(le)“颜值”的提升,更赋予了它“呼吸”的生命力。
“小海绵”改善居民生活环境(huánjìng)
“过去,只要一下大雨(dàyǔ),我们小区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积水、泥沙,出门(chūmén)都得踮着脚走。经过改造,这些问题得到(dédào)了解决。前段时间(qiánduànshíjiān)下了一场大雨,我们小区道路上的积水很快(hěnkuài)就排完了,出行方便多了。”6月30日,在宿城区金港花园小区,居民赵女士满脸笑容,对改造后的小区非常满意。
据悉,金港花园小区(xiǎoqū)(xiǎoqū)于2003年至2005年间(niánjiān)陆续建成,总建筑面积10.25万平方米,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。在改造前,该小区存在局部地面积水、雨污水混错接、景观品质差、公共空间缺失(quēshī)等问题,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。
宿迁住建部门在改造该小区过程中,融入海绵理念,优先理顺排水系统,解决雨污(yǔwū)混接、内涝积水等问题。结合停车位新增(xīnzēng)、活动空间(kōngjiān)扩容(kuòróng)、景观提升改造等需求,打造“海绵+停车空间”、“海绵+活动空间”、“海绵+景观轴线”等多种融合(rónghé)模式,因地制宜建设(jiànshè)简易式雨水花园、格栅式雨水花园、高位花坛、旱溪等海绵设施,实现小区雨污分流、排水能力提升、居民需求有效满足等多重目标。
如今,金港花园小区环境大幅改善,雨水(yǔshuǐ)经过海绵设施过滤处理,还能被(bèi)储存起来,用于小区绿化。居民真切感(zhēnqiègǎn)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美好改变。
老旧小区“海绵化”焕发新(xīn)生机
6月30日,记者走进宿城区(sùchéngqū)康庭茗苑小区,映入眼帘(yìngrùyǎnlián)的便是造型美观的雨水花园、郁郁葱葱的下凹绿地以及透水铺装路面。
据悉,康庭茗苑小区占地8.3公顷,改造前,每逢雨天便会出现积水问题,影响居民出行。2023年(nián),我市住建部门对该小区启动改造工程,新建230米污水立管、115米埋(mái)地管,彻底实现雨污分流;同时,铺设44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植草砖,建设1000平方米雨水花园和1200平方米下凹绿地,让雨水自然(zìrán)渗透、净化,从(cóng)源头解决(jiějué)内涝问题。
改造过程中,康庭茗苑(kāngtíngmíngyuàn)小区(xiǎoqū)不仅注重功能提升,更将海绵设施与居民生活需求紧密结合:80处格栅式雨水花园既能过滤雨水,又(yòu)能美化环境(měihuàhuánjìng);透水停车位让(ràng)居民出行更加便利。“过去下雨天小区里到处都是积水,经过改造,小区的排水功能提升了许多。雨过天晴,孩子玩耍、老人活动都方便多了!”居民王先生满意地说。
“我们还会利用海绵设施(shèshī)收集的雨水(yǔshuǐ)灌溉绿化、冲洗道路,这非常实用。有了这些海绵设施,康庭茗苑小区告别了内涝积水、雨污混流带来的困扰(kùnrǎo),小区雨水径流污染大幅降低(jiàngdī),5000余名居民迎来了宜居舒适的新生活。”该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记者手记: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,2021年,宿迁成功入围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(chéngshì)建设示范城市,并制订《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。借此契机,宿迁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,统筹规划(tǒngchóuguīhuà)了238个(gè)海绵城市示范项目,目前已全部完工(wángōng)。在社区建设方面,宿迁持续(chíxù)推动百余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,目前已完成6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。新、改、扩建项目严格落实(luòshí)海绵城市建设要求(yāoqiú)。
在走访中,可以感受(gǎnshòu)到,一个又一个海绵(hǎimián)项目落地,为市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。相信在未来,宿迁会用更多的“海绵空间”串联起城市(chéngshì)的山水人文,让山水草木与城市相融(xiāngróng),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。

(速新闻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 实习生 倪子文)近年来,宿迁以系统规划为引领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,持续(chíxù)推进海绵城市(chéngshì)建设,以“争当表率(biǎoshuài)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(qiánliè)”的(de)使命担当,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。小雨不湿鞋、大雨不内涝(nèilào)、水体不黑臭……这些变化切实发生在市民的身边。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一些老旧小区增设了许多海绵设施,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6月30日(rì),跟记者一起来感受居民的获得感。
会“呼吸”的小区更宜居(yíjū)
“现在(xiànzài)下雨不怕踩水坑,家门口的小花坛还能‘喝’雨水呢!”6月(yuè)30日,记者来到宿城区银河(yínhé)花园小区,居民陈女士指着小区内的雨水花园,语气里满是欣喜。

据(jù)了解,银河花园小区于2014年建成交付,共有住宅41幢、住户1790户。该小区此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(wánshàn)、景观(jǐngguān)绿植单一、缺少活动空间、雨污管网混接等问题。“以前下完雨,小区广场上会留下许多水坑,给我们(wǒmen)出行造成不便。”居民王祥亮感慨,道出了不少(bùshǎo)居民的烦恼。

2023年,银河花园(huāyuán)小区启动改造工程。“为有效改善小区内涝,相关部门因地制宜(yīndìzhìyí)在小区建设(jiànshè)雨水花园、下凹绿地、雨水花箱等(děng)海绵设施。在改造过程中,我们还向居民征询改造意见,鼓励居民深度参与。”银河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海燕(lǐhǎiyàn)介绍。在管网改造方面,小区新建(xīnjiàn)了430米污水立管、288米雨水立管,彻底解决了雨污混接问题。


如今,在银河花园(huāyuán)小区,随处可见的(de)海绵设施不(bù)仅能够收集、处理雨水,还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,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让居民竖起了大拇指。“小区具备了净、蓄、滞(zhì)、排等功能,实现了‘小雨不湿鞋、大雨不内涝’,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明显提升。”李海燕说。

银河花园小区的“海绵化”改造,不仅(bùjǐn)实现了(le)“颜值”的提升,更赋予了它“呼吸”的生命力。
“小海绵”改善居民生活环境(huánjìng)
“过去,只要一下大雨(dàyǔ),我们小区的道路上到处都是积水、泥沙,出门(chūmén)都得踮着脚走。经过改造,这些问题得到(dédào)了解决。前段时间(qiánduànshíjiān)下了一场大雨,我们小区道路上的积水很快(hěnkuài)就排完了,出行方便多了。”6月30日,在宿城区金港花园小区,居民赵女士满脸笑容,对改造后的小区非常满意。

据悉,金港花园小区(xiǎoqū)(xiǎoqū)于2003年至2005年间(niánjiān)陆续建成,总建筑面积10.25万平方米,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。在改造前,该小区存在局部地面积水、雨污水混错接、景观品质差、公共空间缺失(quēshī)等问题,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。

宿迁住建部门在改造该小区过程中,融入海绵理念,优先理顺排水系统,解决雨污(yǔwū)混接、内涝积水等问题。结合停车位新增(xīnzēng)、活动空间(kōngjiān)扩容(kuòróng)、景观提升改造等需求,打造“海绵+停车空间”、“海绵+活动空间”、“海绵+景观轴线”等多种融合(rónghé)模式,因地制宜建设(jiànshè)简易式雨水花园、格栅式雨水花园、高位花坛、旱溪等海绵设施,实现小区雨污分流、排水能力提升、居民需求有效满足等多重目标。

如今,金港花园小区环境大幅改善,雨水(yǔshuǐ)经过海绵设施过滤处理,还能被(bèi)储存起来,用于小区绿化。居民真切感(zhēnqiègǎn)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美好改变。
老旧小区“海绵化”焕发新(xīn)生机
6月30日,记者走进宿城区(sùchéngqū)康庭茗苑小区,映入眼帘(yìngrùyǎnlián)的便是造型美观的雨水花园、郁郁葱葱的下凹绿地以及透水铺装路面。

据悉,康庭茗苑小区占地8.3公顷,改造前,每逢雨天便会出现积水问题,影响居民出行。2023年(nián),我市住建部门对该小区启动改造工程,新建230米污水立管、115米埋(mái)地管,彻底实现雨污分流;同时,铺设44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植草砖,建设1000平方米雨水花园和1200平方米下凹绿地,让雨水自然(zìrán)渗透、净化,从(cóng)源头解决(jiějué)内涝问题。

改造过程中,康庭茗苑(kāngtíngmíngyuàn)小区(xiǎoqū)不仅注重功能提升,更将海绵设施与居民生活需求紧密结合:80处格栅式雨水花园既能过滤雨水,又(yòu)能美化环境(měihuàhuánjìng);透水停车位让(ràng)居民出行更加便利。“过去下雨天小区里到处都是积水,经过改造,小区的排水功能提升了许多。雨过天晴,孩子玩耍、老人活动都方便多了!”居民王先生满意地说。

“我们还会利用海绵设施(shèshī)收集的雨水(yǔshuǐ)灌溉绿化、冲洗道路,这非常实用。有了这些海绵设施,康庭茗苑小区告别了内涝积水、雨污混流带来的困扰(kùnrǎo),小区雨水径流污染大幅降低(jiàngdī),5000余名居民迎来了宜居舒适的新生活。”该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记者手记: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,2021年,宿迁成功入围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(chéngshì)建设示范城市,并制订《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1—2023年)》。借此契机,宿迁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,统筹规划(tǒngchóuguīhuà)了238个(gè)海绵城市示范项目,目前已全部完工(wángōng)。在社区建设方面,宿迁持续(chíxù)推动百余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作,目前已完成6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。新、改、扩建项目严格落实(luòshí)海绵城市建设要求(yāoqiú)。
在走访中,可以感受(gǎnshòu)到,一个又一个海绵(hǎimián)项目落地,为市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。相信在未来,宿迁会用更多的“海绵空间”串联起城市(chéngshì)的山水人文,让山水草木与城市相融(xiāngróng),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