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推出“档案馆开放日”系列活动
青海推出“档案馆开放日”系列活动
青海推出“档案馆开放日”系列活动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 (陈宗淇 薛蒂)6日,在第18个“6·9”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,青海省档案馆(dàngànguǎn)以“请听档案说”为主题,推出(tuīchū)“档案馆开放日”系列活动(huódòng),通过(tōngguò)专题讲座、专题报道、展览展示、体验活动四大版块,全面展现档案事业在记录(jìlù)历史、服务时代、资政育人中的独特价值。活动将持续至6月15日。
图为学生参观(cānguān)金书铁券(仿真复制品)。薛蒂 摄
当日,西宁市城北区大(dà)堡子社区居民、西宁市第九(dìjiǔ)中学学生、基层医务(yīwù)工作者等走进青海省档案馆,参观“馆藏历史档案展”常设展览,体验档案修复裱糊工艺。
制糊、配纸、除尘、揭分、展平、闷水、压平……在档案修裱中心,档案修复师于伟耐心(nàixīn)向参观人员讲解档案修复步骤,并指导参观人员进行(jìnxíng)基础的档案修复裱糊(biǎohú)方法。
青海省档案馆馆长李海蓉表示,此次活动以文化教育、书院(shūyuàn)创办、科举考试、茶马(chámǎ)古道文书等实物教具为载体,突出“档案见证历史”的凭证价值,旨在让档案走出库房,走进大众(dàzhòng)视野,成为公众感知历史、触摸文明的文化桥梁(qiáoliáng)。
图为于伟(yúwěi)(右一)指导学生体验档案修复裱糊过程。薛蒂 摄
西宁市第九中学学生陶鑫德说(shuō):“档案修复工作就像(xiàng)做手工,过程和动作虽然简单,但也要很仔细,还得要有足够的耐心,稍有不规范便有可能(kěnéng)前功尽弃。”
活动期间,青海省档案馆(dàngànguǎn)还将与沿黄九省区携手打造“黄河沿岸的精神丰碑”黄河流域九省区精神谱系专题档案展,并同步推出(tuīchū)“黄河珍档(zhēndàng)”直播活动。
图为社区居民参观仿真复制的纸质档案。薛蒂(xuēdì) 摄
截至2024年12月,青海省档案馆藏唐代、明代、清代、民国和(hé)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纸质、实物档案近92万卷件,照片档案6.69万张,录音录像档案6240盘,馆藏资料(zīliào)5万余册。(完(wán))
中新网西宁6月7日电 (陈宗淇 薛蒂)6日,在第18个“6·9”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,青海省档案馆(dàngànguǎn)以“请听档案说”为主题,推出(tuīchū)“档案馆开放日”系列活动(huódòng),通过(tōngguò)专题讲座、专题报道、展览展示、体验活动四大版块,全面展现档案事业在记录(jìlù)历史、服务时代、资政育人中的独特价值。活动将持续至6月15日。
图为学生参观(cānguān)金书铁券(仿真复制品)。薛蒂 摄
当日,西宁市城北区大(dà)堡子社区居民、西宁市第九(dìjiǔ)中学学生、基层医务(yīwù)工作者等走进青海省档案馆,参观“馆藏历史档案展”常设展览,体验档案修复裱糊工艺。
制糊、配纸、除尘、揭分、展平、闷水、压平……在档案修裱中心,档案修复师于伟耐心(nàixīn)向参观人员讲解档案修复步骤,并指导参观人员进行(jìnxíng)基础的档案修复裱糊(biǎohú)方法。
青海省档案馆馆长李海蓉表示,此次活动以文化教育、书院(shūyuàn)创办、科举考试、茶马(chámǎ)古道文书等实物教具为载体,突出“档案见证历史”的凭证价值,旨在让档案走出库房,走进大众(dàzhòng)视野,成为公众感知历史、触摸文明的文化桥梁(qiáoliáng)。
图为于伟(yúwěi)(右一)指导学生体验档案修复裱糊过程。薛蒂 摄
西宁市第九中学学生陶鑫德说(shuō):“档案修复工作就像(xiàng)做手工,过程和动作虽然简单,但也要很仔细,还得要有足够的耐心,稍有不规范便有可能(kěnéng)前功尽弃。”
活动期间,青海省档案馆(dàngànguǎn)还将与沿黄九省区携手打造“黄河沿岸的精神丰碑”黄河流域九省区精神谱系专题档案展,并同步推出(tuīchū)“黄河珍档(zhēndàng)”直播活动。
图为社区居民参观仿真复制的纸质档案。薛蒂(xuēdì) 摄
截至2024年12月,青海省档案馆藏唐代、明代、清代、民国和(hé)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纸质、实物档案近92万卷件,照片档案6.69万张,录音录像档案6240盘,馆藏资料(zīliào)5万余册。(完(wán)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